

本报记者 赵雪
在传统能源告急、环境污染愈加严重的背景下,新能源汽车在汽车市场新兴而起,发展前景可谓十分可观。
然而,目前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时间尚短,基础设施建设并未完善,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了解与信任程度远低于传统能源汽车,加之受各地政策环境影响,新能源汽车产品在各地的销售及价格情况差异甚大。
采访中,不少人对记者表示,尽管政策补贴力度不小,但近期自己并不准备买新能源汽车,主要顾虑有三方面:续航里程太短、充电不便、价格过高且售后无保障。
续航里程短远距离无法使用
“你可以看下我们这款新能源汽车,这款车补贴力度很大,现在买特别划算。”在东郊一家比亚迪4S店,一名销售人员在极力向王先生夫妇推荐他们那款“爆红”的新能源汽车,据说该辆车去年夺得新能源汽车的单车销售冠军。
没想到,王先生却摆摆手说:“算了,我们暂时不考虑买新能源汽车,那个续航里程太短,光在西安开还行,稍远一点的地方都去不了。”
“好不容易买个车,就是为出远门能方便一点,要是连回趟家都开不了,我买它做啥!”王先生告诉记者,这是自己家买的头一辆车,“我们想要更实用一点的。”
据了解,王先生夫妇是陕南人,他们平时在西安上班,每逢节假日或是周末,他们都会回陕南陪陪家人。“新能源汽车倒是挺不错的,环保、省钱嘛!”他表示,如果自己家里有别的车,买辆新能源汽车平时上下班用倒是不错,可惜考虑到回家里程比较远,他只能“望车兴叹”。
销售人员告诉记者,现在比亚迪生产的新能源汽车主要分为纯电动和油电混合两种,续航里程大多在七八十公里。几乎每款新能源汽车都同时享受国家政策补贴和西安市的财政补贴。
拿报价279800元的比亚迪唐来说,它不仅能享受国家3万块的补贴,还能享受西安市政府补贴的3万块钱,免费送一个充电桩的同时还给补贴充电桩1万块钱。也就是说一辆27万多的车,只需要花209800就可以买到,可以省7万块钱。
“这么大的补贴力度,看起来着实诱人,但是对于国产汽车的这个续航里程,我个人觉得还是需要打折扣的。它给你报80公里,实际上能跑70公里就不错了”。家住西安市灞桥区的丑先生告诉记者,自己去年买的比亚迪秦是一款油电混合的新能源汽车。
买的时候销售人员介绍说,这款车纯电模式下续航里程可达70公里,“实际上,充一次电能跑60公里就不错了。而且使用时间越长,电池还会衰减,远程还是得靠油,纯电只能在市里跑。”
充电不便接口通用问题亟待解决
除了续航里程不足,充电不便也是新能源汽车车主苦恼的一桩事。
记者见到出租车司机马岁民的时候已是下午5点多的样子,他正一边给车充电,一边半躺在驾驶室里玩手机。
见记者打听新能源汽车的相关情况,他以为记者是想买新能源汽车,立马义愤填膺开始劝告:“千万别买这,划不来!”
“现在出租车生意本来就不好,我每天还得花上几个小时在这充电。”一聊起来他就大倒苦水:“从早上拉到现在才挣了230多块钱,这充完电还得赶紧去拉人,搞不好今天就得赔钱了。”
马师傅抱怨,自己从早上五六点就开始出门,每天晚上跑到十来点才收车,有时候连份子钱也挣不回来。每天都拼命地想多拉几趟,多挣些钱,“可是这每天充电太烦人了,一次要等上两三个小时。”
马师傅说自己开出租已经有八九个年头了,去年首批新能源的出租车下来自己就被摊派了任务,“因为我是党员,强制给的任务。”
“当时没想到生意会这么差,主要是充电太浪费时间了,一天最少得充一次电,如果晚上要跑,后半夜还得再充一次。”马师傅说,出租车充电不像私家车。买了新能源汽车的私家车主,一般都在自己的车库装了充电桩,但是出租车必须到指定几个地点才能充电,“一般私家车的那个充电桩接口不一样,还不能用。”
实际上,无论出租车,还是私家车,新能源汽车充电不便这个问题一直存在。西安市新能源汽车充电桩配比严重不足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。
但记者在采访中发现,与车主反映截然不同的是,西安市现已投建的充电桩,大多处于闲置状态。大部分公用充电桩使用率极低。
记者来到李家村附近一个公共充电桩现场,面前的5个充电桩配备的10个停车位空空荡荡。记者观察了近一个小时,期间没有一辆车来充过电,记者向附近保安人员打听,他说这充电桩基本都是闲置状态,“平均一天有两三辆车过来充电。”
对此有新能源私家车主表示,在外面寻找公共充电桩不便,另外充电耗时比较长,自己一般都是在家充好了电再出门。
据了解,近年来,陕西以西安获批新能源汽车试点城市为抓手,先后制定出台包括地方1:1配套、充电桩建设补助、停车免费、公交车道通行等政策,促进新能源汽车发展。
而与此同时,充电设施建设数量合计却不足4000个。为此,今年7月4日,陕西省发改委印发了《陕西省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专项规划》(2016——2020年),预计未来5年将投资65亿元用于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建设。同时要求今后新建住宅停车位100%建设充电设施或预留安装条件,公共停车场具备充电条件的车位不低于10%。
价格偏高后期维修成本大
就目前市场情况来看,国产新能源汽车价格大多在十几万到二三十万之间,当然像特斯拉一类的进口产品可能价位会更高一些。这对于一些初次购车的年轻群体来说,价格不是很容易接受。
今年准备结婚的小吴预计抽空带女朋友去看车,问及是否会考虑买辆新能源汽车,小吴说自己在买完婚房后,手上余钱并不多,预计只能买辆十来万的代步先用用。
“好一点的新能源汽车动辄几十万,我们暂时并不考虑买。”除此之外,小吴坦言,新能源汽车毕竟还在起步推广阶段,很多配套设施建设尚不完备。“例如后期的保养维修等方面都可能成为问题,它不像普通汽车一样,只要是4S店,小问题基本可以解决。”
他表示自己先观望一段时间,以后条件成熟了再说。
“虽然大部分厂家都会在你购车的时候告诉你可以保修,新车在一定时间内,如果出现问题,可以免费处理。但实际上他们保的只是部分零件,并不是全部,如果出现问题的部件不在他们的保修范围内,维修或是更换成本都很高。”
市民李先生告诉记者,新能源汽车由于是用电的,一点不敢见水。“一到下雨天,稍微有点积水的地方都不敢过,太烧钱了!”
大部分人处于观望状态
在采访中,记者发现,不少人对新能源汽车其实是充满热情的,几乎一致赞同它:环保、省钱,“特别是提速很给力”,不少男士对这一点赞不绝口,但是如果要买,大部分人还是顾虑重重。
在环保压力不断加大,传统能源日趋不足的情况下,可以预见,新能源汽车是未来汽车发展的一大趋势。从目前的政策力度上看,无论是中央层面,还是地方政府,也都在下足狠劲推广,因此新能源汽车一度赢得了车市蓝海的美誉。
继2015年强势推进之后,今年新能源汽车整体却面临销量困境。看似火爆的新能源汽车市场,上半年其实并没有大众预期的那般高涨。
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(以下简称“中汽协”)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,今年上半年,全国新能源汽车销售17万辆,同比增加126.9%。虽然增幅超过1倍,但是离中汽协年初制定的全年70万辆销量的目标,相去甚远。
有业内人士猜测,这可能与近期严查的“骗补”问题相关。
据了解,由于国家和地方政策大力支持发展新能源汽车,补助额度逐年提高,不少车企纷纷加入新能源汽车行业,抢分蛋糕。其间,有企业为了拿到高额补贴,不惜用谎报续航里程等手段来“骗补”。
“更有甚者,左手卖出,右手买进。光是补贴就可以把成本赚回来。”该业内人士说,今年国务院要求严查骗补行为,有些车企估计不敢轻举妄动,这恐怕也是致销量增速变缓的一大原因。
不过他表示,仍然看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前景。“只要进一步规范市场,政府能够把配套设施建设好,价格更平民化一些,民众购买不吃力,使用也方便了,环保、省钱的事大家何乐而不为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