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本报记者 阎嘉伊
担心孩子放学后被陌生人领走?担心孩子在学校高烧而无法量体温?担心孩子在校遇突发状况联系不到父母?……“PC校园”让这一切担心成为不可能。
只需一个卡片,轻松便捷完成操作
“张嘉轮同学!”当PC校园创始人张嘉轮在智能机上刷了自己的卡片,机器发出了响亮的报名声。随后,张嘉轮的实时照片被上传到系统,并被传输到家长的智能手机中。通过这台机器,学生的体温、体重等健康指标都被予以记录,同时,作为学校的校园共享平台,它也承载了家庭作业等信息通知的作用。
“通过PC校园,你不仅可以看到接送孩子者的照片,还可以看到老师的教学安排。每个班通常有每个班级的群,有家长的实名微信。一般情况下,我们会根据每个学校的不同需求来为他们定制不同的体验。”张嘉轮告诉记者。
由他所牵头研发的POP-CAMPUS(PC校园),是西安诺曼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于2014年在国内首创的校园物联网教学管理系统,拥有核心的专利技术,引进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校园教学管理系统信息框架,与幼儿园联合开发的校园安全管理、智能化教学为一体的校园管理平台。
立足校园安全,搭载智能安全系统
PC校园让可视化接送考勤成为可能,它搭载最新的智能安全系统,应用领先技术,实现实时跟进的接送方式,加强学校的安全壁垒,让上班的父母更加放心,从而有效的提升家长对幼儿园的信任度和满意度。同时,PC校园实现了信息的安全覆盖,移动、联通、电信用户家长无需号码绑定、无需注册,即可畅享PC校园独立应用。
“中国移动‘和教育’里边儿的‘和安全’,现在主要是由我们来做,它可以说是家校通的升级版。我们从一开始对产品的定位就是要保证校园的安全,因为安全是教育领域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。未来我们可能还会向健康领域拓展。”张嘉轮说道。
目前,PC校园有幼儿园的配置,也有中小学的配置,现主要被应用于幼儿园。它可以帮助园长全面实时监控校园信息动态,保障校园信息健康传播;仅需5-10分钟便可让园长、老师及所有家长全体上线互通操作,高效便捷的一键式全新教学体验。
产品研发,难在改变人的行为习惯
“做这个行业,你要让人认知一些新的东西,改变人的一些行为习惯,这本身就很艰难,还有你的应用人群也不是对电子化敏感度特别强的群体,所以说都有难度。”
张嘉轮团队所设计的产品,最初旨在改变校园管理的方式,将原先的纸上操作转化为自动化操作,这一从虚拟想象到现实应用的转换,需要人们行为习惯的改变。为了克服这些困难,同时为了更好地通过智能硬件帮助学校完成智能化的安全管理,张嘉轮及其团队几经尝试,实现了产品软件的一键操作,这种便捷的体验方式极大地减轻了用户的使用难度。老师想要使用,只需打开机器就可以了;家长也只需下载手机APP即可轻松操作。对于未使用智能手机的客户,PC校园还提供了短信通知服务。
截至现阶段,PC校园已经被应用于陕西省17个幼儿园,涉及西安、咸阳、渭南等多个区域,使用人数多达5000余人。“5000是一个绝对真实的数字,但我相信未来我们一定会超过这个数据。目前虽然只做了省内,以后肯定会跨省,在全国范围内推广。”张嘉轮信心满满地告诉记者。
八个人的团队,半年实现产品研发
PC校园创始人张嘉轮,毕业于英国曼彻斯特大学。他和他的七人研发团队,平均年龄仅有26岁,却在决定研发后半年实现了整个产品的研发。
谈起创业经历,张嘉轮颇有体会,“创业主要还是得益于一帮志同道合、有相同价值观的队友,需要内部的天时地利人和,这点非常重要。这是整个团队协作的过程,每个人都做了自己擅长的部分,结合起来就会形成好的产品。我们的团队都非常年轻,大家都很有创造力。作为创始人,我可能最多会为我们团队定一个方向,但要完成这个产品,还是需要每个人的努力。”
张嘉轮坦言,对所有创业者来说,好的产品、好的销售渠道与融资,都是必须要经历的三大难关。现在提倡大众创业、万众创新,企业的存活率却常常不到万分之一。因为现在整个产业的价值链都非常透明,只能是适者生存。“在创业的过程中我们也遇到过很多的困难,在中国类似的技术增长的很快,很容易受到冲击。但我们的优势就在于有自己的技术,我们的机器从里到外都是自主研发。我们的打法也总是跟大家不太一样,原先大家都在追互联网,我们没有,我们还是想稳扎稳打的把东西做稳定,努力使客户群体服务满意。我们不是在爆发性的要做这个市场,因为爆发性的做,就很容易崩塌,我们还是想根据客户需求,慢慢从小处一点一点的做起。”